建筑学

专业定位

我校建筑学专业以工程科学为基础,构建与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体系,突出数字化设计与绿建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新兴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本专业为校企协同育人示范专业,两门核心课已获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并拥有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第一批实施“1+x”证书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数字化设计等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了解建筑前沿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较强的识图、制图能力,能在民用建筑、房地产、建筑业务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从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数字化设计、城市更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绿建设计、设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全日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200学分,修完第二课堂成绩单(含创新创业)规定学分。

(一)知识要求

■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理解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熟练掌握查阅并获取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国内外专业信息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自我调节,身心健康。

■工程知识。掌握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项目业务管理等注册建筑师所需的基础技术;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科学与专业知识解决建筑设计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建筑设计。具备运用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和法规进行建筑(群)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的能力;能够针对复杂和具体的建筑与环境现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满足对建筑功能、美观、经济的需求;掌握专业、行业常用设计软件,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分析和表达软件,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绿色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二)能力要求

■调研分析。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开展前期调研、设计定位、建筑设计。通过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前期调研、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建筑问题,选择合适的设计定位,以获得有效解决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对各类建筑从功能、空间、技术、经济、环境、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和优选设计方案的能力。

■理论研究。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能够在建筑设计中拓展视野:具备预测建

筑未来发展趋势及思考建筑健康发展的设计能力;能够基于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问题开展研究,思考建筑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难题;了解绿色建筑、智能建筑、适老化建筑等理论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研究和综合分析理论的基础能力。

■政策与法规。具备查阅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和法规的能力与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备运用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和法规指导场地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建筑群规划设计的能力;掌握建筑安全知识,具有预防建筑事故的基础能力。

■创新与创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三)素质要求

■职业素质。具备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诚实肯干、严谨细致;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生态环保与文化传承意识;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

■沟通与表达。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能够就建筑问题与同行、甲方以及工程涉及的其它专业工种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满足设计投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指导等工作的要求。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成本意识。

■团队协作。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多学科、多工种背景,在学习和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人工智能新工科基本知识,具备对数字建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持续学习、适应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为什么选择建筑学

1、以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建立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建筑工业化应用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省级科产教实践教学基地)、家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拥有画室、建筑制图室、建筑模型制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计算机BIM实训室、建筑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绿色建筑技术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课程设计室等三十多间校内实验室、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2、与时俱进,突出新知识、新技术的培养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地区建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及时引进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绿建技术三大前沿技术进课程体系;且课内学习与课外项目实战相结合,目前已建立匠新BIM工作室、简维JW工作室、绿建T+工作室等项目工作室,为学生构建项目实战训练平台。

3、整合多方资源,校企协同育人特色鲜明9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一方面邀请企事业单位专家、技术骨干走进课堂,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项目实践相结合。近年来学生学科专业参赛获奖10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获奖20多项,市、厅级获奖30多项每年有超过70%的学生进入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实习、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5%以上,如2021年收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大型企业表扬信5封


 点击观看建筑学专业视频

  • 开学时间
  • 院系 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北校区
  • 学位证书 ⼯学学⼠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各类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一)通识育平台课程

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共49学分,按照课程性质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第二课堂项目体系纳入通识平台课程管理。

■通识必修课,33学分;通识选修课,16学分。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拓用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育部、团中央提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二课堂在学生政治锺炼、素质养成、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等方面的协同育人作用。

(二)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

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体现“强基础”、构建“大平台”,利于践行完全学分制理念。

■学科及建筑专业集群必修课,21学分。

■学科及建筑专业集群选修课,9学分。

(三)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课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较完美对接,体现了“专业+专长”的课程设置目标,同时通过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修读辅修专业、横向拓展的需要。

■专业必修课,60学分。

■专业选修课,24学分。分三部分:1、以注册建筑师考证模块及城市生态与乡村规划模块两个模块形式开出,每个模块为14学分;2、以新兴建筑技术模块及传统文化传承模块两个模块形式开出,每个模块6学分;3、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模块,为4学分。旨在促进学生取业能力纵向提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指向选择本专业的拓展模块课,也可以根据辅修专业的要求专业的必修课程或跨专业的拓展模块课程,满足学生横向拓展的要求。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两大类

■校内集中实践,17学分。课程设置旨在强化综合实践与应用,确保实践环节与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及职业标准对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其中对应专业选修课的校内集中实践为选修,其他为必修。

■企业实践,20学分。企业实践包括企业教学和企业实践两大类。企业实践教学是探索和实施“4+1”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累计1年时间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就业创业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重点科研平台)、建筑工业化应用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备案)、家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装配式建筑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建筑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等校内三十多间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中心总建筑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学院与中建四局等二百多家珠三角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协共建一个产业学院、十二个项目工作室和九十五个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要。此外,学院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合作培养BIM技术专业硕士。

建筑学专业注重学生新知识、新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拥有画室、建筑制图室、建筑模型制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计算机BIM实训室、建筑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绿色建筑技术实训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力学实验室、装配式建筑技术设计实验室、课程设计室、云构绿建研究室、云品智建研究室、云建PC研究室等实验场室。借助校企共建的匠新BIM工作室、JW简维工作室、T+绿建工作室等项目工作室,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战训练,为企业提供项目咨询服务,已完成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超一百万平方米。


就业前景

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院、设计公司、规划院、园林景观公司、建筑装饰公司、房地产企业、建筑效果图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建筑设计领域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参数化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区域规划等岗位(群)工作。


师资队伍

建筑学专业教师队伍中9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有博士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5%,双师型教师占比45 %。其中团队中有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民办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获得全国、广东省等各类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多达十多人次。


专任教师

丁斌 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教学副院长、 教授、建筑学专业负责人
孟庆林 教授、博士、土木工程科学学科带头人
方玲 建筑学专业教师,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

企业导师

唐斌, 广东省人防建筑设计院总工
叶青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所所长
王建峰 PL-T 平时建筑事务所创建合伙人